朋友說,我現在真的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辛苦
最近這段時間,因為照顧肉肉又陪著老爸處理奶奶的事,其實非常疲憊
今年四月開始,奶奶換到爸爸這裡照顧
也是那時候,我發現奶奶開始有一些失智的初期症狀
像是注意力無法集中,開始無法記得有沒有吃過飯了
原本都會每天唸佛的她,已經不記得唸佛了
開始出現,有時候不記得我爸是誰
開始沒辦法自己洗澡,走路的能力也在變差
當時奶奶住院,
我便已請爸爸交待醫師會精神科開始進行失智評估
但當時醫師來,好像奶奶又正常了?
問一些數學問題,或記憶問題,突然又可以了
到了七月,爸爸告訴我
奶奶個人衛生,也就是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開始有尿失禁,或搞不清楚自己是在尿尿或大便
把爸爸認成他的大哥,或是鄰居
會疑神疑鬼的被害妄想,覺得有人在門外偷看
或是有幻覺,一直說家裡有貓一直沒有趕走,說有老鼠等等
情緒起伏是越來越平淡
走路已需要攙扶
不記得剛吃了什麼,或以為自己剛吃飽了
日夜顛倒,晚上會坐起來,而讓照顧的爸爸無法安心睡覺
我自己的判斷是
如果繼續這樣,我爸可以照顧多久?
我也發現爸爸言語越來越混亂,表達越來越不精準
我自己的猜測是睡眠混亂,以及照顧壓力造成的
奶奶讓爸爸照顧之後,
爸爸無法繼續、穩定地到慈濟當志工
無法和志工朋友再出遊,或是泡溫泉
好像整天都被阿嬤綁住了
其中有幾次姑姑來幫忙
但似乎也感受到照顧奶奶極大的壓力,姑姑過去一年照顧奶奶,照顧得說自己要得憂鬱症了
我想一想,覺得不對勁
一方面是,也許我知道失智(認知障礙症)是什麼,但家人可能搞不清楚
爸爸還常覺得是奶奶跟她在開玩笑,因為好像有時候知道,有時候不知道
但奶奶根本不知道自己前後不一呀!
因此,跑完博士班離校手續後
這段時間,就陪著爸爸聯繫長照
之前,我和奶奶那邊的家人其實接觸少,也不熟
因此,過程中很多事,我是不理不睬的,我不覺得那是我的事
我總是說:我聽一聽,但我沒有想要做什麼
但這次,因為涉及爸爸,覺得爸爸快垮了,我很難不覺得這不是我的事
似乎,也是透過協助的過程,讓爸爸輕鬆一點,我也會輕鬆一點
光看資料
我實在弄不懂什麼喘息服務、日間照顧有的沒有
然後一堆什麼補助
還是撥空先打電話給1966
後來有一個高雄市社會局的個管社工和我討論
比較麻煩的是
爸爸覺得自己很需要幫忙,因為真的很累
又覺得自己不需要幫忙,因為覺得是自己的媽媽要自己照顧
我猜還是有文化上孝道的因素在影響
對我來說最困難的
不外乎要在長照個管、評估個管、日照社工、社區醫師、精神專科醫師、護理師之間溝通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不是學習諮商的,如果我不是輔導教師
我會有辦法這樣充份或精準地溝通,或是FOLLOW整個流程嗎?
連我都覺得壓力這麼大,一般在照顧老人家的人,像我們家是老人照顧老人
哪有辦法講得這麼清楚呢?
我很感謝政府提供長照資源
但也體會到,要弄懂長照,或懂得申請長照,要能清楚表達需求,還真的有點困難
失智的評估,依然在進行中,需要六個月以上的時間
光是等心理衡鑑就要排隊等三個月...
另一方面
困難的是,因為我不是整天陪著阿嬤的人,所以我需要自己幫忙整理出阿嬤的病程大概的時間
因為爸爸總是回答的很亂,或答非所問
那天陪著爸爸、奶奶
奶奶醫院診間外,告訴我她很害怕,莫名的害怕,她說她手腳麻(指的是驚惶感)
當爸爸笑笑著跟護理師陳述,「他總是說我是他大哥,但圍圍她還記得,因為他們以前會一起拜佛。」
其實我在心裡偷哭了一下,其實我也只有一年回去看一兩次阿嬤,陪她聊聊佛法而已
我心裡偷哭的還有,其實爸爸像玩笑話地說著,其實很難過,奶奶已經忘了他這個兒子了吧……
這幾次陪著爸爸處理找日照中心、身體健檢等問題,或是聯繫個管員,協助交通接送這堆瑣碎的事
有時候我好生氣,生氣爸爸講不清楚,但我更清楚的是,生氣的背後,我真正的情緒是難過
我知道爸爸也老了,爸爸也累了,我也捨不得爸爸這樣的照顧奶奶,而失去了原本還算快活的退休生活
by圍爸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宜蘭頭城,過去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但隨著漁業沒落,年輕人大量出走,老年人的比例相當高,許多家庭還承受「老人照顧老人」的沉重壓力。還好有一群熱血志工,他們深入巷弄,積極設立新據點,希望能讓老人家的生活更豐富、日照服務更普及。 店家資訊: 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 台北市士林區德行東路202號 電...
「照顧老人 壓力」的推薦目錄:
照顧老人 壓力 在 朱立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給第一線的居家服務員及長照朋友按個讚 👍
你可以想像頂著豔陽烈日,在戶外經歷無數次的防疫裝備換新?
你可以想像疫情嚴峻下,屋內須與人社交「0距離」的心理掙扎?
這是醫護檢疫人員,也是全台兩萬名居家照顧服務員、許多長照機構人員的每日工作。
有一家,兩老獨居,奶奶失智退化、爺爺聽障又失智,居服員每週六天、每天三次前往協助洗澡、備餐、環境打掃;兩位長輩因為疫情,不能與外界交流而情緒不穩,遷怒居服員是常態,但是居服員仍然堅持每天準時為長輩服務。這是台灣居服策略聯盟涂心寧創辦人分享的其中一個小故事。
受疫情影響,居服員必須在「0距離」下照顧長輩;遇到長輩確診就被匡列隔離,心中仍時時掛念著許多失智或失能的長輩沒人照顧,居服員已經像家人一樣的照顧老人了。
居服員每天必須到好幾位長輩的家中服務。疫情當中,一家完成後必須借用加油站的廁所換裝防疫裝備再到下一家,夏日的艶陽汗水加上可能染疫的心理壓力,需要滿滿的勇氣與愛心才能支撑著這些辛苦的長照工作人員。
感謝每一位居服員與長照服務的同仁照顧著台灣的長輩。
請大家給他們一個讚,為他們加油打氣!
#社團法人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
#財團法人私立廣恩老人養護中心
照顧老人 壓力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下社區據點和日照中心全數關閉,失智症患者和照顧者的困境需要被看見】
91歲的呂爸爸是失智症患者,78歲的呂媽媽去年也浮現疑似失智症徵兆,兩人住在一塊「老老照顧」。疫情前,兒子每天會送呂爸爸到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跟老師運動、聊天,也讓呂媽媽有喘息時間;但疫情後據點關閉,規律生活被打亂,讓呂爸爸症狀加重,他整天躺在床上,有時候一整天都沒吃飯,「忘了肚子會餓。」
這波疫情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和日照中心全數關閉,影響最大的是失智症患者。少了外界刺激和社交生活,失智患者容易退化;只能關在家中,也使得照顧者需24小時看顧、負擔劇烈提升,許多人更因此辭職、經濟陷入困境。雖然衛福部指示將部分需求轉為居家服務,但第一線工作者坦言:「平常居服員就不夠了,怎麼可能現在填得上(缺口)!」
不管是防疫照護假、紓困,失智症患者的照顧者處於被政府「漏接」的一群,防疫照顧津貼甚至是「照顧小孩可領、照顧老人沒得領」,在在凸顯台灣長期將長照責任過度放在家屬身上。
疫情與照顧雙重壓力下,家庭關係緊張,台灣老人虐待通報去年增加25%;國際研究也顯示COVID-19死亡人數中,失智者的占比偏高、達2到4成;台灣應將「養老」視為公共服務的一環,別等到照顧悲劇發生才補破網。https://bit.ly/2Ticbhe
#延伸閱讀
【不送,就沒人知道他們的苦──三級警戒下,送餐給弱勢家戶有多難?】https://bit.ly/2TnW8hU
★深入每寸土地,《報導者》以獨立觀點,傳遞事實,#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疫情 #老人 #長照 #失智症 #照顧者 #三級警戒
照顧老人 壓力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宜蘭頭城,過去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但隨著漁業沒落,年輕人大量出走,老年人的比例相當高,許多家庭還承受「老人照顧老人」的沉重壓力。還好有一群熱血志工,他們深入巷弄,積極設立新據點,希望能讓老人家的生活更豐富、日照服務更普及。
店家資訊:
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
台北市士林區德行東路202號
電話:02-8866-2976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1001個故事 #白心儀 #美食 #宜蘭 #頭城 #捕魚 #居民 #漁業 #志工 #日照服務
照顧老人 壓力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宜蘭頭城,過去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但隨著漁業沒落,年輕人大量出走,老年人的比例相當高,許多家庭還承受「老人照顧老人」的沉重壓力。還好有一群熱血志工,他們深入巷弄,積極設立新據點,希望能讓老人家的生活更豐富、日照服務更普及。
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
台北市士林區德行東路202號
電話:02-8866-2976
■台灣1001個故事說不完的故事
每週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1001個故事 #白心儀 #美食
照顧老人 壓力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持續十天的海麗邨工潮本月5日結束。在各方壓力下,原屋邨外判清潔商向20多位工友歸還大部分遣散費,並答應加薪訴求。
在這場工潮之中,我們發現一個頭戴漁夫帽、相信是最大年紀的工友-78歲的鄧英標(鄧伯)。十天抗爭裡,總會見到他瘦弱的身影。他不是走在最前,但永遠都出現在集會中;他未必會高叫口號,但他無聲卻有力地抗爭。記者走進人堆中與他攀談,他有條不紊地道出自己的故事。
「兩個子女『讀書唔成三大害』,無辦法啦!」鄧伯無奈地說。
鄧伯並非獨居老人,他一家四口住在海麗邨,可惜膝下一對兒女未能照顧老人家,有時還要他「倒貼」生活開支,令鄧伯近80歲高齡仍要打工維生。為了節省交通費用,他選擇在自己居住的屋邨做清潔工,至今已超過三年。每天工作八小時,每星期工作六天,不但要打掃邨內公共地方和清理花槽垃圾,還要在大型垃圾站內「打點」,換來的是每月八千多元的收入。
屋邨的大型垃圾站,除了有來自邨內的垃圾,附近屋苑的大型傢俱亦會被「有意」地丟棄在此,當中包括床褥、沙發和衣櫃等。鄧伯每日的工作,就是要將這些大型垃圾整齊地疊高,以免因阻礙居民而被投訴。對一個將近80歲的長者來說,這無疑是一份苦差:「我肯定要用好多力,無力點搬得郁?辛唔辛苦大家都知,唔使我多講。」
除了花力氣,搬抬大型傢俱亦有很高危險性。去年十月初,他如常整理這些雜物時,便被一個放在約四尺高位置的座廁弄傷了左腳:「唔知點解有人丟咗個馬桶喺上面,又用床單遮住,我一扯張床單,『砰』一聲個馬桶就跌咗落嚟,撞到左腳膝頭,洗傷口時醫護人員話見到骨,要縫兩針。」
然而,當鄧伯拿醫生紙給主管請假時,對方卻要求他不要報工傷,只放了十多天病假給他,支付他兩次去看急症所花的360元與幾十元的的士費用。但傷口的情況嚴重,至今仍未完全康復,鄧伯仍要自掏腰包看跌打:「依家行路都係趷吓趷吓,所以我自己畀錢睇醫生,因為仲好痛。」
縱然腳仍痛,工作仍得繼續,休息十多天後,鄧伯在11月初就復工。但一復工主管就要求他簽署一堆文件。目不識丁的鄧伯,不知道當中包括了舊公司民順的「自願」離職信,和新公司工商的入職文件,而這堆文件,正正是「海麗工潮」的導火線。
「主管話『阿鄧,你喺度簽名』,到底果份是咩,我都唔知,一共簽咗十幾、二十個名,一向要簽名時都係咁,佢地唔會講清楚。」就這樣,鄧伯和其他工友一樣變相確認自願放棄約17000元的遣散費。
罷工歷時十天,起初資方只肯發放以年資計算每年100元的「利是」,來補償工友損失的遣散費,後來一度增加到200元。直至本月5日,民順答應向罷工工友,發放以年資計算每年1200元的「獎金」補償,並再加薪172元至8800元,罷工才終告結束。
取得階段性勝利,但之前被座廁弄傷左腳的鄧伯還有一個卑微心願:「希望能夠賠多少少畀我,日後我再痛時都有錢幫補睇醫生,唔使自己掏荷包。」
海麗邨清潔工的故事,鄧伯的故事,在香港肯定不是個別例子。一眾長者晚年無依,被迫以僅餘的氣力去換取微薄的收入。他們被剝削、被欺負,甚至已被社會漸漸遺忘。今集《港。故》會帶大家看看,鄧伯如何被剝削,如何被迫成為了「逆權清潔工」。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照顧老人 壓力 在 照顧老人真的壓力很大-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奶奶家的菲傭就離職了,雖然有再找過但因為發生了蠻多狀況,這裡就不闡述了,先說我奶奶本身的狀況,重聽幾乎聽不見,有時候要寫在- 照顧,老人,壓力. ... <看更多>
照顧老人 壓力 在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由本會黃庭鳳心理專員與失智症家屬吳秋芳分享「失智症 照顧 者 壓力 調適-智在處理情緒」, 照顧壓力 繁重的 照顧 者們,很需要擁有自我 照顧 時間調適身心, ... ... <看更多>